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
【中国日报旅游报】王石:户外是一种生活状态 登山让我更珍惜生命
日期:2014-09-23 浏览次数: 字号:[ ]

  他结实、干练;他虽年逾五十但毫不落伍,个人博客日日更新;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过度理性而缺少一些冒险精神,那是很乏味的。他,就是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    

  王石是目前中国登上珠峰的“最老的人”,“7+2”纪录完成者,滑翔伞6100米国内纪录创造者,2005年环海南岛帆船比赛冠军。    

  走向户外    

  攀岩、漂流、滑翔……这些户外运动是新兴的体育时尚。高山、荒漠、雪野,都曾留下户外爱好者的足迹;溪流、峡谷、丛林,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神往的“天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户外运动悄然兴起,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5年4月,山地户外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列为第100项体育运动项目。据估计,目前我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达5000万人,而且人数仍在迅速上升。方兴未艾的户外运动,也带动了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    

  释放个性,感受自我内心的宁静;对话天地,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帮互助,团队合作,追求人与人之间纯净的真挚情感;崇尚科学,反对冒险,秉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些都是户外运动的品质与真谛,也是当前构建 和谐社会所应倡导的优秀品格。    

  我们还必须正视,户外运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意外。鲜血与泪水映现出管理、救援、组织、培训等方面的漏洞,如何提升户外运动整体水平,引导户外运动健康发展,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昨天,《人民日报》刊登资深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深圳知名企业家王石的访谈,他对户外运动的理解,代表了这个群体的主流理念,我们特此摘编,以飨户外运动爱好者。    

  1999年    

  雪山之旅    

  “登山带给我的感受恰恰不是冒险,而是要更珍惜生命,更加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对王石来说,登雪山,源于一个误会。    

  1995年,王石的事业正如火如荼,他的左腿却突发剧痛,经诊断为腰椎骨长了血管瘤,有可能下肢瘫痪。“听到诊断的第一个念头,是瘫痪之前我一定要去趟西藏。”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珠穆朗玛峰。    

  1997年,王石终于来到了西藏。在西藏,他遇到了两个登山家,聊了两个晚上。“他们说,既然你没瘫痪,又这么喜欢冒险,那就去登雪山吧。”就这样,曾被预言坐轮椅度过余生的王石,开始了他的雪山之旅。自1999年第一座雪山玉珠峰开始,9年的时间,他爬了20多座雪山。    

  对于王石登山,许多人起初认为不过是一场“秀”。及至他爬上了世界最高峰,许多人又不理解了:一个集团企业的董事长,年薪600万元,玩什么不好,偏要去登雪山!脚上磨泡、手指冻伤、动辄还有生命危险,图什么呢?    

  “干什么不危险?”王石说,“刚巧我也喜欢户外运动,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觉得生活更有意义。况且它并不影响我的工作。”    

  当然,王石并不否认,极限运动必然要面对死亡。“当我们谈到死亡时,习惯于采取回避的态度。但是进山后你会发现没有办法回避,一个礼拜后你能否活着回来都不清楚,你也一定会想如果不在了,老人会怎么想?太太、小孩生活怎么办?我这一生值不值?原来觉得很恐惧、很遥远的事情,登雪山后发现你必须面对它。”王石说,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是登山带给他最大的收获。    

  “登山带给我的感受恰恰不是冒险,而是要更珍惜生命,更加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2003年    

  登顶珠峰    

  “我就想着一定要活着回去,不要有多余动作,一定要头脑清醒。”    

  2003年5月22日14时50分,52岁的王石登顶世界最高峰ë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是个雪檐,顶端是个很缓的坡面,凸出的部分冲着尼泊尔,坡面对着中国。上面积雪覆盖,大概能站二三十人。”    

  站在顶峰的王石做了登山者到达峰顶必做的两件事:拍照留念,展示国旗。15分钟后,他开始下撤。下山后王石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到山顶时是什么感觉?”记者们希望从他口中得到些让人心潮澎湃的回答,然而他只是老老实实地说:“我就想着一定要活着回去,不要有多余动作,一定要头脑清醒。”    

  登顶瞬间成为过去,再回头看那么高的一座山,“我都不相信自己曾经上去过。”一切仿佛都变得不真实,直到总指挥让他填写一张表,上面写着“姓名、单位、高度”,王石写下了“王石、万科集团、1米76”,回头看旁人的表,最后一项赫然填着7000多米,他愣了一下,“才第一次觉得,8840多米!顿时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其实,登顶珠峰一直是王石的一个理想,自从2001年成为国家登山运动健将后,珠峰就成为他2006年前要完成的目标。    

  2003年是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中央电视台准备做专题现场直播,可他们发现当年攀登珠峰的50多支队伍中,竟没有中国队,这无疑是令人沮丧的。“后来他们了解到2003年准备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的,中国有两支队伍,一支是西藏登山队,另一支就是我组织的登卓奥友峰的队伍。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找到我,说服我们改登珠峰。”答应下来后,王石开始积极准备,其间登山队队长王勇峰说,“今年队员的实力特别强,氧气也很足。”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调整计划,就这么爬上去了。”    

  2005年    

  "7+2"收官    

  “‘7+2’结束了,但它同时也是把户外运动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的开始。”    

  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两个极点(“7+2”)。这是全部极限点的总和,代表着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2005年12月,王石抵达南极点,“7+2”计划顺利收官,他也成为世界上完成此计划不足十人之一。    

  2004年2月,“7+2”计划的第五站ëë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    

  “风非常大,峰顶的能见度非常好,头顶是湛蓝的天空,脚下是朵朵的浮云。在峰顶我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说我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北京天安门!当然,是用心去看。”    

  对于王石来说,南极点有着特殊的意义,与前几站不同,这次的南极点活动有一个特别的主题ë为拯救白头叶猴募捐。“‘7+2’结束了,但是它同时也是如何把个性张扬的户外极限探险活动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的开始。”    

  完成“7+2”后,王石突然觉得很失落。如今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已然实现,户外还要怎么玩下去?“我的心态开始变化,更加在乎过程中的感受。”2005年,王石参加重走“玄奘之路”活动。行前每个人都认为,这样的旅程纯属玩票性质的浪漫之旅。可他认认真真地走了下去。    

  “清晨坐船行进在恒河上,这个民族的生老病死,生命的循环,一幕幕地在你眼前展现着。那种感受书上是没有的!”过程成为他新的兴奋点。    

  而年少时的梦想也被再次唤醒。“一直以来我都向往大陆之外的碧海蓝天,如果不是经商,我肯定会做一名海员,在各个大陆之间漂流。”王石说,“60岁以前,我要完成环球航海。”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如今的王石还有“很大的野心”ëë60岁之前,完成环球航海;60岁,再登一次珠峰;60至65岁,穿越撒哈拉沙漠……    

  年龄并不是王石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依据。登顶成功后,王石一下子成了“国内登顶珠峰最大年纪者”。对于这个“最大年纪”,他并不认同。    

  就在他登顶珠峰前两小时,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登顶珠峰,创下了人类登顶珠峰最大年龄的纪录。    

  王石热衷于推动登山运动的发展。登山的人多了,雪山的圣洁与纯净,似乎给登山的人群集体披上了神秘而又美好的外衣。“但其实许多人进入到这个圈子目的不是那么纯粹的。印象中我们第一次登雪山的队员中很多是因为失恋,或是工作不开心,很彷徨才来登雪山的。你会发现很多人登雪山,都不是正常地循序渐进,这种情况很容易出问题。”    

  王石说,他喜欢登雪山的刺激,可他并不会心血来潮。王石是圈内公认的“模范学生”。登雪山、玩飞伞、驾驶帆船,每一项喜欢的运动他都会接受专业训练,像认真工作一样认真玩,要玩便玩出个名堂。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皆乐的王石还有“很大的野心”:60岁之前,完成环球航海;60岁,再登一次珠峰;60至65岁,穿越撒哈拉沙漠;更远的将来,穿越亚马逊河……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自己在将要离开世界时,才遗憾本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体验更多人生的乐趣。”王石说:“户外,是一种生活状态。”    

媒体聚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